樓梯高度怎麼量才標準? | 家裡樓梯這樣做最安全 | 樓梯踏步高度有學問

2025-07-15

關於樓梯高度的那些事

大家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有些樓梯走起來特別舒服,有些卻讓人覺得很吃力?其實這跟一般樓梯高度的設計大有關係。在台灣,建築法規對於樓梯的尺寸都有明確規範,這不僅關係到行走的舒適度,更影響到安全性。

根據內政部建築技術規則,樓梯的踏步高度最好控制在16-18公分之間,這個範圍是經過人體工學研究後得出的最佳數據。太高的話會讓爬樓梯變得很吃力,特別是老人家或小朋友會覺得很辛苦;太低的話又會讓樓梯變得太長,佔用太多空間。我們可以用這個表格來看看常見場所的樓梯高度差異:

場所類型 建議踏步高度 常見材質 備註
住宅樓梯 16-18cm 大理石/木材 最符合人體工學
公共建築 15-17cm 防滑磚/金屬 考量大量人流通行
商業空間 14-16cm 花崗岩/複合材 注重美觀與舒適度
工業廠房 18-20cm 混凝土/鋼構 以功能性為主

說到樓梯高度,很多人會忽略一個重要細節就是「級深」,也就是踏面深度。理想狀態下,級深應該要在26-30公分左右,這樣才能讓整個腳掌都能穩穩地踩上去。特別是家中有長輩的話,更要特別注意這個細節,因為太窄的踏面很容易造成絆倒的危險。

在實際裝修時,師傅們通常會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計算:2倍踏步高度 + 1倍級深 ≈ 60-65公分。這個數字是根據一般人步行的自然節奏得來的,所以如果發現家裡的樓梯走起來特別不順,可能就是這個比例跑掉了。另外要提醒的是,同一個樓梯的所有踏步高度必須一致,這點超級重要,因為人體會記憶步伐節奏,突然變高或變低都容易造成跌倒。

一般樓梯高度

一般樓梯高度標準是多少?台灣建築法規這樣規定,這可是裝修或買房時超重要的細節!在台灣,樓梯的設計可不是隨便做做的,建築技術規則裡都有明確規範,畢竟這關係到日常使用的安全性跟舒適度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實用的法規細節,下次看到樓梯就能馬上知道合不合標準啦!

先說說最基本的「踏面」和「級高」吧!踏面就是我們踩的那塊平面,級高則是每階的高度差。根據法規,這兩者要符合「2R+T≧58公分」的公式(R是級高,T是踏面),而且級高不能超過18公分,踏面則要至少26公分。這樣設計走起來才不會太吃力,特別是家裡有長輩或小朋友的話更要留意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項目 標準值 備註
級高 不得超過18公分 一般建議15-17公分最舒適
踏面深度 不得少於26公分 太淺容易踩空
樓梯寬度 不得少於75公分 雙人通行建議90公分以上
扶手高度 75-85公分 兒童專用可設雙層扶手

另外樓梯的寬度也有規定喔!單人通行的話最少要75公分,但現在新建案通常都會做到90公分以上,這樣搬家具或兩個人錯身才不會卡卡的。扶手高度則建議在75-85公分之間,有些家庭會特別做雙層扶手,下面那層給小朋友用,超貼心的設計對吧!

如果是公共場所的樓梯,規範就更嚴格了。像學校、醫院這種地方,級高必須在16公分以下,踏面則要30公分以上,而且每跑樓梯最多只能有18階,中間一定要設置平台讓大家休息。這些細節都是為了讓不同體能狀況的人都能安全使用,真的很重要呢!

為什麼樓梯高度不能隨便設計?安全考量大解析

大家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每次爬樓梯時腳步都會不自覺配合階梯高度?其實樓梯設計可是大有學問的!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個看似平常卻很重要的話題。

首先,樓梯高度(也就是所謂的「踏面高」)絕對不能隨便訂,這關係到我們走路時的自然步幅。一般來說,成人最舒適的踏面高在16-18公分之間,太高的話會讓人爬得很吃力,太低又容易絆倒。而且啊,同一個樓梯的所有階高必須完全一致,差個0.5公分就可能讓人踩空,這可不是開玩笑的!

除了高度,樓梯的「踏面深」也很重要,就是我們腳掌實際踩踏的深度。這兩個數字要搭配得剛剛好,才能讓上下樓梯變得很順暢。來看看台灣常見的樓梯設計標準:

場所類型 建議踏面高 (公分) 建議踏面深 (公分)
一般住宅 16-18 26-30
公共建築 15-17 28-32
老人安養中心 14-16 30-35

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,樓梯的坡度也很關鍵。太陡的樓梯走起來會很危險,尤其是對老人家或小朋友來說。一般建議樓梯坡度在30-35度之間最安全,超過40度就真的不太適合當日常使用的樓梯了。

說到安全,樓梯的扶手設計也不能馬虎。根據台灣的建築法規,扶手高度要在75-85公分之間,而且要能夠讓使用者穩穩握住。很多老舊公寓的樓梯就是因為扶手不合標準,才會常常發生意外。

一般樓梯高度

家裡裝修時,樓梯高度怎麼量才準確?這可是關係到日常行走安全的重要細節。很多人在裝修時只顧著挑選漂亮的扶手或踏板材質,卻忽略了樓梯高度的測量,結果完工後走起來不是太陡就是太費力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測量技巧,讓你家樓梯既美觀又好走。

首先要知道,樓梯的舒適度主要取決於「踏面」和「踢面」的比例。踏面就是我們踩踏的水平面,踢面則是兩階之間的垂直高度。台灣常見的住宅樓梯,踢面高度建議在16-18公分最剛好,踏面深度則要25-30公分。測量時記得從地板完成面開始算,包含磁磚或木地板的厚度都要納入考量。

測量項目 建議尺寸 測量要點
踢面高度 16-18cm 從下層踏板頂端到上層踏板頂端
踏面深度 25-30cm 踏板前緣到後緣的水平距離
樓梯總高 依現場 從地面到樓板底的垂直距離

實際測量時最好兩個人合作,一個人扶著雷射測距儀或捲尺,另一個人記錄數據。要特別注意樓梯轉角處的高度是否一致,有些老房子會因為結構問題導致階高不均,這時候就要請師傅在施工時調整。如果是要打掉重做的樓梯,建議先畫好立面圖,把每階的高度和深度都標註清楚,這樣師傅施工時才不會出錯。

另外提醒大家,測量時要考慮未來的地板材質。比如原本磁磚要改鋪超耐磨木地板,因為厚度不同就會影響最終階高。最好帶著選好的地板樣本給師傅參考,或者預留調整空間。如果是透天厝的樓梯,還要檢查各層樓的階高是否連貫,避免走到某層突然變高或變矮,這樣很容易絆倒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