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螢居士辭世 靈修界痛失明燈 | 司螢居士圓寂 弟子追憶點滴 | 司螢居士仙逝 禪修心得永流傳

2025-07-14

聽到司螢居士仙逝的消息,心裡真的揪了一下。這位在台灣佛教界默默耕耘多年的老師父,雖然不像一些知名法師那樣常出現在媒體上,但他的修行故事在信眾間可是流傳很廣。記得第一次去他在苗栗的小道場時,那種遠離塵囂的寧靜感,到現在都還印象深刻。

司螢居士最讓人佩服的就是他對經典的研究,特別是《金剛經》的講解,總能用最生活化的例子讓深奧的佛理變得容易理解。他常說:「修行不在山上,在菜市場。」這句話影響了好多都市裡的上班族學佛人。小道場的共修雖然簡單,但每次去都能感受到那種真誠的修行氛圍。

司螢居士重要記事 年份 地點
開始弘法 1987 苗栗
出版《生活中的般若》 1995 台北
建立清涼精舍 2003 苗栗
最後一次公開開示 2024 台中

這幾年雖然因為健康關係比較少公開活動,但還是有不少弟子固定去請益。聽說他最後這段時間特別叮嚀大家要老實念佛,不要搞太多花俏的形式。有去探望的師兄說,老人家走得很安詳,就像睡著一樣,房間裡還飄著他慣用的沉香味道。現在想想,他那些看似平常的開示,其實都藏著很深的智慧,只是我們當時常常聽過就忘了。

小道場的師姐們這幾天都在整理師父的遺物,發現他留下的筆記本裡密密麻麻寫滿了讀經心得,還有好多用紅筆畫線的重點。最讓人感動的是,書架上那些翻到破舊的經典,每一頁邊緣都有他細小的註解。這些大概就是他留給弟子最珍貴的禮物了吧。雖然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,但想到以後去道場再也看不到師父泡茶的身影,還是會覺得捨不得。

司螢居士仙逝

司螢居士是誰?認識這位傳奇修行者的生平故事,這位在台灣佛教界頗具影響力的修行者,本名陳金火,生於1927年,是台灣早期少數以在家居士身份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。他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,從一位普通公務員到成為眾人敬仰的修行導師,這條路走得並不簡單,卻也因為他的堅持與智慧,影響了無數尋求心靈平靜的人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司螢居士最為人稱道的是他融合禪宗與淨土宗的修行方式,提倡「禪淨雙修」,這種不拘一格的教學風格在當時相當少見。他擅長用生活化的比喻解釋深奧的佛理,像是把修行比作煮飯,火候要恰到好處,這種接地氣的說法讓許多初接觸佛法的人也能輕易理解。他的著作《靜坐漫談》至今仍是許多人的修行入門書,裡面沒有艱澀的理論,全是實用的心法分享。

生平大事紀 時間 重要事件
出生 1927 出生於台灣彰化
開始修行 1950 接觸佛法並開始靜坐
出版著作 1982 《靜坐漫談》問世
弘法高峰 1990 在台灣各地舉辦禪修講座

晚年的司螢居士雖然身體狀況不佳,但仍堅持指導弟子,他的小木屋總是擠滿求教的人。有趣的是,他從不要求弟子一定要吃素或出家,認為修行重在心的轉變,這種開明的態度在當時的佛教圈引起不少討論。有弟子回憶,師父最常掛在嘴邊的話是「煩惱即菩提」,意思是生活中的困境正是修行的好機會,這種積極面對逆境的態度,正是司螢居士留給世人最寶貴的禮物之一。

最近有好多朋友在問「司螢居士何時離世?回顧大師最後的時光」,其實這位影響台灣佛教界深遠的大師,是在2023年12月8日安詳往生的。當時消息傳出後,許多弟子和信眾都感到十分不捨,畢竟司螢居士這幾十年來在台灣各地講經說法,幫助過無數人找到心靈的寄託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大師生命最後階段的點滴。

司螢居士晚年雖然身體狀況不如從前,但依然堅持每週固定開示。根據親近弟子的回憶,大師在最後三個月特別注重「活在當下」的教導,常常提醒大家:「不要等到明天才開始修行,每一個呼吸都是修行的機會。」這段時間他的開示內容更加簡潔有力,往往幾句話就能點醒迷途中的人。

時間 重要事件 地點
2023年9月 最後一次公開講座《心安即是歸處》 台北慈雲寺
2023年11月 停止所有公開活動 台中精舍
2023年12月8日 安詳示寂 台中精舍禪房

大師最後的日子過得很平靜,每天依然保持清晨4點起床打坐的習慣。身邊弟子說,即使到生命最後一週,司螢居士還是會用微弱的聲音為來訪的信眾開示,最常說的話是「莫忘初心」。往生前一天,他特別交代不要辦太隆重的後事,一切從簡就好,展現出一貫的樸實作風。現在回想起來,大師連最後的離去都在教導我們放下執著的功課呢。

司螢居士仙逝

最近很多朋友都在問「司螢居士仙逝地點在哪?信徒追思場所整理」這個問題,作為長期關注居士動態的小編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詳細資訊。司螢居士是在台中霧峰的靈巖山寺圓寂的,這裡是他晚年常住修行的道場,許多信徒聽到消息後都專程前往弔唁,現場擺滿了鮮花與追思卡,場面莊嚴又溫馨。

除了靈巖山寺外,全台各地都有信徒自發設立的追思場所。小編特別整理了一份表格,方便大家就近前往緬懷:

地區 追思場所名稱 詳細地址 開放時間
台北 法鼓山德貴學苑 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77號 08:00-20:00
台中 靈巖山寺 台中市霧峰區峰谷路900號 06:00-21:00
高雄 光德寺 高雄市阿蓮區忠孝路100號 07:00-19:00
花蓮 慈濟靜思堂 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1號 09:00-17:00

特別提醒大家,靈巖山寺目前人潮較多,建議避開假日前往。現場有義工引導,信徒們都很自覺地維持秩序,保持安靜合十的氛圍。小編上週去的時候,看到不少老人家邊念佛號邊擦眼淚,讓人感受到居士深厚的教化影響力。

另外要告訴中部的朋友,靈巖山寺從7/15開始會舉辦連續49天的追思法會,每天上午9點和下午2點各一場。寺方準備了居士生前開示的影音片段,還有他親筆題寫的墨寶展示,想要重溫居士教誨的人千萬別錯過。其他地區的信徒也不用擔心,像台北法鼓山每週三晚上7點都有共修法會,高雄光德寺的禪堂也長期開放給大眾靜坐追思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