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房必看!大樓選這層最划算 | 專家揭秘:大樓這層CP值最高 | 住大樓選樓層?內行人都挑這層

2025-07-14

最近很多朋友都在問「大樓買幾樓最好」,這個問題真的要看個人需求跟預算來決定啦!買房子是人生大事,選對樓層不僅住得舒服,未來要轉手也比較容易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挑選樓層要注意的幾個重點,還有各樓層的優缺點分析,讓你買房時心裡有個底。

首先講講低樓層(1-3樓),這幾層最明顯的優點就是價格通常比較便宜,而且萬一電梯壞了爬樓梯也不會太累,對老人家或小朋友來說很方便。不過缺點就是比較吵,馬路上的聲音、中庭小朋友玩耍的聲音都聽得很清楚,而且隱私性比較差,路人經過可能都會往你家裡面看。另外就是蚊蟲比較多,特別是一樓如果還有庭院的話,夏天真的要準備好防蚊措施。

中樓層(4-10樓)可以說是最熱門的選擇,價格適中,視野也還不錯,又不會像高樓層那麼貴。這個高度剛好可以避開路面的噪音,但又不會因為太高而讓人有懼高症。特別是8-10樓這幾層,很多建商都會當作是「黃金樓層」來賣,採光通風都很好,而且台灣人普遍喜歡8這個數字,覺得比較吉利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這個高度還是會聽到樓上鄰居的腳步聲,如果隔音做得不好,可能晚上會有點困擾。

高樓層(11樓以上)的優點就不用多說啦,視野好、採光佳、空氣流通,而且比較安靜,隱私性也高。不過價格通常也是最貴的,而且萬一遇到火災或地震,逃生會比較困難。另外就是等電梯的時間可能會比較久,特別是在上下班尖峰時段。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,有些高樓層會有水壓不足的問題,洗澡的時候水可能會變很小,買之前最好先確認一下大樓的水壓系統。

樓層 優點 缺點 適合族群
1-3樓 價格便宜、進出方便 噪音大、隱私差、蚊蟲多 預算有限、有老人小孩的家庭
4-10樓 價格適中、採光通風佳 可能聽到樓上噪音 一般家庭、首購族
11樓以上 視野好、安靜、隱私高 價格高、逃生不易、等電梯久 預算充足、重視景觀的購屋者

除了樓層高度,還要考慮到建築物的方位跟周邊環境。比如說西曬的問題,台灣夏天這麼熱,如果是西曬的戶型,就算買在高樓層也可能會熱到受不了。另外就是看出去是什麼景觀,有些高樓層雖然視野好,但如果是對著別棟大樓的牆壁,那採光反而會比低樓層還差。建議大家在看房子的時候,不同時段都去看看,才能真的了解房子的採光跟通風狀況。

最後提醒大家,買房還是要量力而為,不要為了追求高樓層而讓自己負擔太重。每個樓層都有它的優缺點,重要的是找到最符合自己生活習慣跟預算的選擇。多看看、多比較,畢竟這可能是要住一輩子的家,謹慎一點總是好的。

大樓買幾樓最好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買大樓住幾樓最舒服?過來人經驗談」,其實這個問題真的要看個人需求啦!我自己住過不同樓層,也聽過不少鄰居分享心得,發現每個樓層都有它的優缺點,重點是要符合自己的生活習慣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各樓層的實際居住體驗,給正在看房的你一些參考。

先說說低樓層(1-5樓),最大優點就是進出方便,特別是家裡有長輩或小孩的話,不用等電梯真的很省時。我住過3樓的朋友說,颱風天別人在擔心停電爬樓梯,他照樣可以輕鬆上下樓。不過低樓層要特別注意噪音問題,尤其是靠近馬路的戶型,早上垃圾車的聲音真的會讓人崩潰。另外隱私性也比較差,路人經過都可能看到你家客廳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中樓層(6-15樓)可以說是CP值最高的選擇,我自己現在就住在9樓。這個高度剛好避開地面噪音,視野又不會被對面大樓完全擋住,開窗通風時也不太會有蚊蟲飛進來。記得剛搬來時,發現連冷氣都比較省電,因為不會像低樓層那麼悶熱。不過要提醒的是,這個高度剛好是社區園藝樹木的頂端,如果管委會沒定期修剪樹枝,可能會有點遮光問題。

高樓層(16樓以上)的view真的沒話說,尤其是景觀宅,晚上看夜景超享受。我表姊家住25樓,她說連空氣感覺都比較清新。但住太高也不是沒有缺點,像是電梯等很久、火災逃生比較麻煩,還有就是風大的時候陽台根本不能晾衣服。最麻煩的是遇到電梯維修,上次她社區電梯保養,爬樓梯爬到腿軟。

這邊幫大家整理個簡單比較表:

樓層 優點 缺點 適合族群
低樓層(1-5F) 進出方便、逃生快速 噪音大、隱私差 長輩、行動不便者
中樓層(6-15F) 通風採光均衡、CP值高 可能被樹木遮擋 小家庭、首購族
高樓層(16F↑) 視野開闊、空氣好 等電梯久、風太大 重視景觀的上班族

其實現在新建案都有做隔音氣密窗,低樓層噪音問題改善很多。而中高樓層也要看棟距,如果對面就是另一棟大樓,住再高也沒用。建議看房時要特別注意周邊環境,像我朋友買了20樓以為view很好,結果對面是醫院,每天救護車聲音還是聽得很清楚。另外管委會的維護也很重要,電梯保養頻率、垃圾間清潔這些都會影響居住品質。

最近房市討論區熱議「為什麼台灣人最愛買8-12樓?專家解析」,其實這跟台灣人的居住習慣和建築法規有很大關係。根據房仲業者統計,中樓層的成交率比其他樓層高出2成,而且轉手時價格也相對穩定。這可不是隨便說說,背後可是有科學根據的喔!

首先,8-12樓剛好避開低樓層的潮濕問題。台灣氣候濕熱,1-3樓容易有壁癌、發霉的困擾,特別是梅雨季節更明顯。而中樓層的高度剛好能避開地面濕氣,又不會像高樓層那樣風壓過大,開窗通風都很舒服。再來就是景觀視野,這個高度剛好能越過周邊建築,看到遠方風景,但又不會因為太高而有懼高症的問題。

另外一個關鍵是消防法規。台灣的消防雲梯車最高只能到12樓左右,超過這個樓層就要加裝更嚴格的消防設備,像是自動灑水系統、防火建材等,這些都會反映在房價和管理費上。所以8-12樓可以說是CP值最高的選擇。

樓層範圍 優點 缺點 適合族群
1-3樓 價格較低、進出方便 潮濕、噪音大、隱私差 長輩、行動不便者
4-7樓 價格適中、採光尚可 可能被周邊建築遮擋 預算有限的小家庭
8-12樓 視野佳、通風好、價格合理 電梯等待時間稍長 一般家庭、投資客
13樓以上 景觀開闊、隱私性高 風壓大、管理費高 高收入族群

說到價格,中樓層的定價策略也很巧妙。建商通常會把8-12樓的單價訂得比低樓層高一些,但又不會像頂樓那樣貴得嚇人。這種「中間偏甜」的定價,讓很多首購族覺得負擔得起,又不會覺得買到次等貨。而且轉手時,中樓層的買家接受度最高,不用擔心賣不掉的問題。

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,台灣人對數字也很講究。8樓代表「發」,9樓是「久」,12樓則有「月月紅」的寓意。雖然現在年輕人比較不信這個,但老一輩的還是會特別挑這些吉利樓層。所以建商在規劃時,也會把這些樓層的戶數稍微增加,滿足市場需求。

大樓買幾樓最好

首購族該怎麼選樓層?5個必看重點,這是很多第一次買房的朋友最頭痛的問題。畢竟一住可能就是十幾二十年,選錯樓層真的會很嘔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建議,幫你在看房時快速判斷哪個樓層最適合自己!

1. 價格考量
通常中段樓層(8-15樓)價格最高,低樓層和高樓層相對便宜。但要注意,有些建案會把頂樓做成豪宅規格,價格反而更貴。建議首購族可以先鎖定5-10樓這個區間,價格合理、視野也不錯。

樓層 價格範圍 適合族群
1-3F 最低 預算有限、怕高、有長輩同住
4-7F 中等 首購族、小家庭
8-15F 較高 重視景觀、預算充足
16F以上 看個案 喜歡視野、不怕等電梯

2. 噪音與隱私
低樓層容易聽到馬路噪音,高樓層則可能聽到風切聲。3-5樓剛好是路樹高度,隱私性要特別注意。如果你很怕吵,建議選8樓以上,但別忘了問清楚電梯數量,免得上下班時間要等很久。

3. 採光與通風
現在大樓越蓋越高,低樓層容易被對面建築擋住陽光。建議下午實際去看房,確認陽光是否充足。中高樓層通常通風較好,但也要留意是否有風切聲問題。

4. 消防安全
台灣法規規定消防車雲梯最高可到10樓左右,所以11樓以上要特別注意逃生動線和消防設備。有些建案會在中高樓層設置避難層,這也是可以留意的重點。

5. 未來轉手性
雖然是自己要住,但也要考慮未來可能換屋。通常4樓因為諧音問題,轉手時價格會稍低;頂樓雖然視野好,但夏天較熱、可能有漏水疑慮,這些都會影響未來的賣相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