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雨天必看!安全小撇步 | 雨天出門要注意這些事 | 濕滑路面這樣走最安全

2025-08-20

最近颱風季來臨,下雨天注意安全真的超級重要!尤其台灣午後雷陣雨來得又急又快,路上常常一轉眼就積水,這時候如果沒做好準備真的很容易發生意外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雨天必備的安全小知識,記得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喔~

首先講講雨天出門的裝備,很多人以為帶把傘就夠了,其實還有很多細節要注意。像是鞋子最好選防滑的,雨傘建議買大一點的雙層傘,才不會被風一吹就開花。騎機車的朋友更要注意,雨衣一定要穿反光的,而且最好買兩件式的那種,褲子才不會濕掉。下面這個表格幫大家整理了幾種雨天裝備的比較:

裝備類型 推薦款式 注意事項
雨傘 雙層抗風傘 傘面直徑至少100公分
雨衣 兩件式反光雨衣 避免單件式容易進水
鞋子 防滑橡膠鞋 鞋底紋路要深
包包 防水背包 最好有側邊收納雨傘設計

再來聊聊雨天行車的安全問題。開車的朋友記得要打開頭燈,不是為了照明,是要讓別人看到你!車速一定要放慢,因為濕滑路面煞車距離會變長。遇到積水千萬不要硬衝,你不知道水有多深,很容易就拋錨了。機車族更要小心,白線和斑馬線在雨天會變得超滑,轉彎時要特別注意。

最後提醒大家,下雨天在家也要注意安全。陽台的排水孔要記得清,不然積水倒灌就麻煩了。如果住家附近容易淹水,最好準備一些沙包或防水閘門。電器用品也要遠離窗邊,免得雨水潑進來造成短路。這些小細節平常可能不會注意,但真的遇到大雨時就會知道重要性了!

下雨天注意安全

下雨天開車族必看!5個安全駕駛小技巧

最近台灣午後雷陣雨頻繁,開車通勤真的要多加小心!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雨天駕駛技巧,這些都是老司機們累積的經驗談,特別適合台灣這種突然就暴雨的天氣型態。

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安全距離,雨天路面濕滑,煞車距離會比平常多出1.5-2倍。建議跟前車保持至少3秒以上的距離,如果雨勢很大甚至可以拉長到5秒。很多人以為開慢就安全,但其實保持適當車速和距離才是關鍵。

第二點是正確使用燈光,遇到暴雨時記得開啟前後霧燈,但千萬別開遠光燈!因為雨滴會讓遠光燈的光線反射,反而讓自己和其他駕駛更看不清楚。這個小細節很多台灣駕駛都容易忽略,但真的影響很大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雨天開車注意事項 正確做法 常見錯誤
車速控制 維持穩定時速,避免急加減速 過慢導致後車追撞
除霧功能 開啟空調除霧+後擋風玻璃加熱 只用抹布擦內側玻璃
積水路段 低速通過,避免換檔 加速衝過水坑

再來要提醒大家輪胎檢查,台灣很多駕駛都等到胎紋磨平才換胎,但雨天至少要維持胎紋深度1.6mm以上。可以拿10元硬幣測試,如果看到蔣公衣領就該換了。特別是前輪的導向性很重要,千萬別省這個錢。

最後是積水路段判斷,台灣很多地下道或低窪地區容易積水。如果看到前面有車通過,記得觀察水深是否超過排氣管高度(大約半個輪胎深)。不確定的話寧可繞路,近年來太多車輛泡水的案例了,修理費動輒好幾萬起跳。

遇到暴雨時空調要開對模式,很多人不知道要切到外循環+除霧,結果車內玻璃起霧超危險。記得溫度調低一點,風量開大,同時把出風口對準擋風玻璃,這樣除霧效果最好。

雨天騎機車怎麼穿?防滑防濕裝備清單

最近午後雷陣雨越來越頻繁,騎機車通勤真的超崩潰!全身濕答答不說,最怕鞋子進水襪子濕掉,那種感覺真的母湯。今天就來分享我這幾年淋雨淋出來的實戰經驗,告訴大家怎麼穿才能乾爽又安全。

首先一定要準備兩件式雨衣,千萬別貪方便買輕便型雨衣,風一大就飛起來根本沒用。建議選螢光色系,雨天視線差,亮色比較安全。褲管記得塞進雨鞋裡,不然雨水會順著褲管流進去,別問我怎麼知道的…


鞋子部分強推防滑雨鞋,普通球鞋就算防水,鞋底碰到磁磚或標線還是很容易雷殘。我自己是直接買機車專用雨鞋套,穿脫方便又不會弄髒辦公室地板。

裝備類別 推薦款式 注意事項
雨衣 兩件式、螢光色 褲管要塞好,避免反穿
鞋類 防滑雨鞋/鞋套 檢查鞋底紋路是否夠深
手套 防水防滑款 指尖最好有觸控功能
安全帽 全罩式+防霧片 鏡片要定時噴防霧劑

手套很多人都會忽略,但濕掉的手套握油門超級危險!建議買防水防滑款,現在很多款式指尖還能觸控手機,等紅燈時要查地圖超方便。安全帽鏡片記得噴防霧劑,不然起霧時根本看不到路,我上次差點騎到對向車道嚇死。

最後提醒大家,雨衣不要折太小塞車廂,拿出來都是皺褶反而容易漏水。我都習慣把雨衣掛在機車掛鉤上晾乾,下次穿才不會有霉味。這些小細節真的差很多,畢竟雨天騎車已經夠辛苦了,裝備當然要準備到位啊!

下雨天注意安全

梅雨季來臨!居家防水檢查重點在哪裡?每年5-6月台灣進入梅雨季節,連日大雨最容易讓家裡出現漏水問題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居家防水檢查的重點,讓你提前做好準備,避免家裡變成水鄉澤國。

首先一定要檢查窗戶周圍的防水膠條,特別是老房子的鋁窗最容易出現膠條老化問題。你可以用手摸摸看膠條有沒有硬化或裂痕,如果有就要趕快更換。建議選擇矽利康材質的防水膠條,耐用度會比較好。另外窗框與牆壁接縫處也要仔細檢查,這些小縫隙最容易滲水進來。

陽台排水孔是另一個重點檢查區域,很多人家裡陽台積水都是因為排水孔被落葉或雜物堵住。建議每個月都要清理一次,雨季來臨前更要特別檢查。如果發現排水速度變慢,可以用通樂或小蘇打粉加熱水沖洗管道。

以下是常見漏水區域的檢查重點整理:

檢查區域 常見問題 解決方法
窗戶周圍 膠條老化、接縫裂開 更換防水膠條、補矽利康
陽台排水孔 堵塞、排水不順 定期清理、使用通樂
屋頂 防水層破損、積水 補防水漆、清理排水溝
浴室 磁磚縫隙滲水、地漏堵塞 重做防水層、更換防臭地漏

浴室防水也是不能忽略的重點,特別是老房子的浴室磁磚縫隙最容易滲水。如果你發現牆壁有壁癌或油漆剝落,很可能就是防水層失效了。建議找專業師傅來評估是否需要重做防水,自己DIY可能效果有限。另外浴室地漏也要檢查是否有頭髮堆積,這會影響排水速度。

屋頂防水更是重中之重,尤其是頂樓住戶要特別注意。雨季前最好上頂樓檢查防水層有沒有破損或起泡,排水溝有沒有被落葉堵住。如果發現問題要趕快處理,不然等到漏水才修繕,花費會更可觀。可以請專業防水工程人員來做全面檢查,他們有專業儀器能檢測出潛在問題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