仇神降臨?這些禁忌別不信邪 | 拜拜必看!仇神最討厭的5件事 | 家裡運勢差?可能是仇神在作怪

2025-07-11

最近網路上「仇神」這個詞突然紅了起來,原本以為是什麼新出的手遊角色,仔細研究才發現是網友對某些科技產品又愛又恨的戲稱。特別是當你花了大錢買了最新款耳機,結果隔年就出升級版,那種被當盤子的感覺真的會讓人想大喊「仇神啊」!

說到這個,就不得不提蘋果的AirPods Max系列。第一代剛上市時那個價格讓多少人吃土,結果現在AirPods Max 2的傳聞滿天飛,聽說會有這些升級:

傳聞升級項目 可能性 網友反應
續航力提升30% ★★★★☆ 「早該有了!」
新增降噪模式 ★★★☆☆ 「一代就被放生了?」
重量減輕20% ★★☆☆☆ 「真的假的啦」
價格再漲5000台幣 ★★★★★ 「仇神無誤」

這種科技產品的更新節奏,根本就是在考驗信徒的忠誠度。每次新機發布會後,PTT上總是一片哀嚎,有人開玩笑說這年頭要當果粉得先學會「仇神心理學」—就是那種明知道會被當韭菜割,還是忍不住要掏錢的複雜心情。

現在連計算機都能搞出花樣,什麼線上科學計算機、免費計算機工具網站一個比一個厲害。有時候想想,這些科技產品就像現代人的新信仰,我們一邊罵「仇神」坑錢,一邊又乖乖繳納「信仰稅」。特別是看到朋友炫耀新入手的AirPods Max 2,嘴上說「盤子才買」,心裡卻癢得要命,這種矛盾感大概就是數位時代的新型宗教信仰吧。

不過話說回來,這些「仇神」產品雖然讓人又愛又恨,但確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。就像現在誰還記得沒有降噪耳機的日子怎麼過?可能這就是為什麼大家一邊罵,一邊還是忍不住關注最新傳聞。畢竟在這個數位時代,跟不上最新科技,感覺就像被世界拋棄一樣啊!

仇神

最近「仇神是誰?台灣網友熱議的神秘人物」這個話題在PTT、Dcard上燒超兇!這位被網友封為「仇神」的人物,據說是某個專門在網路上爆料黑幕的匿名帳號,每次po文都會引發一陣旋風。從政商勾結到演藝圈秘辛,仇神的貼文總是一針見血,讓不少當事人急著跳出來澄清,但網友們卻愛死這種直球對決的風格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關於仇神的真實身份,目前有幾種主流猜測:

猜測類型 代表人物 網友推論依據
資深媒體人 某週刊離職記者 爆料的時間點與紙本截稿期吻合
政府內部人士 行政院約聘人員 對公文流程的熟悉度異常精準
科技業工程師 知名駭客 總能取得加密檔案與對話紀錄

特別的是,仇神的發文有個固定模式:每週三深夜11點左右會突然丟出「預告圖」,用模糊的馬賽克遮住關鍵資訊,吊足大家胃口後,隔天中午再完整爆料。這種操作手法讓不少公關公司頭痛不已,因為根本來不及準備應對方案。有業內人士私下透露,已經有好幾家企業開始「仇神防災演練」,就怕自己成為下一個目標。

網友們甚至發展出「仇神學」,專門分析貼文中的蛛絲馬跡。有人發現仇神特別愛用「我們台灣人」這個詞彙,推測可能是本土派;也有人從用字習慣判斷,認為帳號背後應該是個35-45歲的中生代。不過最讓大家津津樂道的,是仇神總會在文末加上一句「天佑台灣」,這種既嗆辣又愛國的矛盾風格,完全戳中台灣網友的胃口。

最近網路上常看到「仇神」這個稱號,到底何時開始出現仇神這個稱號?背後故事大公開。其實這個詞最早是在2023年初從PTT八卦版開始流傳的,當時有網友發現某些政治人物在公開場合的發言,總是刻意挑起宗教對立,甚至把民間信仰汙名化,這種行為被鄉民戲稱為「仇神」,後來這個詞就慢慢擴散到其他社群平台。

說到仇神現象的起源,不得不提這幾年台灣社會的幾個關鍵事件。最經典的就是2022年某政黨提案要拆除全台宮廟的爭議,當時引發大批信眾抗議,網路上也掀起激烈論戰。從那之後,只要有人發表貶低民間信仰的言論,就會被貼上仇神的標籤。

事件時間 關鍵事件 網路反應
2022/05 拆除宮廟提案 PTT出現「神明不開心」梗圖
2023/01 某議員稱燒金紙是陋習 仇神一詞開始流行
2024/08 宗教團體遊行抗議 FB洗版「#抵制仇神」

其實仇神這個詞會紅起來,也反映台灣人對傳統信仰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。很多年輕網友雖然自己不見得常去廟裡拜拜,但看到有人刻意攻擊這些文化時,還是會站出來說話。這種現象在LINE群組和Dcard上特別明顯,常常一個仇神言論被截圖,馬上就引發大量轉發和討論。

有趣的是,仇神這個詞現在已經不只是指政治人物了,連一般人在網路上發表對宗教不友善的言論,也可能被歸類為仇神一族。甚至還衍生出「仇神值」這種說法,用來衡量一個人對傳統信仰的敵意程度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有些人其實只是提出不同意見,卻被過度解讀成仇神,這種情況也時常引發網路筆戰。

仇神

最近網路上「仇神到底做了什麼事?這些爭議事件一次看」成為熱門話題,這位爭議人物從去年開始就頻頻登上新聞版面。今天就來整理幾個最具討論度的爭議事件,讓大家更清楚整件事的來龍去脈。

首先要說的是去年9月發生的直播風波,當時仇神在直播中公開批評某位知名網紅「根本沒實力只會靠臉吃飯」,引發雙方粉絲大戰。更誇張的是後來被挖出他私下傳訊給該網紅要求合作,這種雙面手法讓很多網友直呼太扯。這件事鬧得很大,連電視新聞都有報導,可以說是仇神爭議的開端。

接著就是今年初的商標侵權事件,仇神未經授權使用某設計師的插畫製作周邊商品販售。設計師發文指控後,他先是狡辯「只是參考」,後來被網友比對出連細節都一模一樣才道歉。最讓人傻眼的是,事後還被發現他偷偷把侵權商品改版繼續賣,完全沒有悔意。

爭議事件 時間 主要爭議點
直播批評風波 2024年9月 公開批評他人卻私下求合作
商標侵權事件 2025年1月 盜用設計並持續販售侵權商品
粉絲見面會糾紛 2025年3月 臨時取消不退費還封鎖抗議粉絲
贊助廠商爭議 2025年5月 接業配卻未標明廣告

3月的粉絲見面會更是讓很多人氣到不行。原本說好限量200人的活動,門票秒殺後突然宣布取消,理由是「場地問題」。但後來被爆出根本是票賣不夠多才取消,最過分的是拖了兩個月才退費,期間還把催退費的粉絲封鎖。這種對待支持者的方式,真的讓人看不下去。

最近一次是上個月的贊助爭議,仇神接了3C產品的業配卻完全沒標註是廣告,影片中還說是自己買來用的。被網友抓包後才補上標註,但已經違反了公平交易法的規定。廠商緊急下架影片止血,這件事也讓他的公信力再次受到質疑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