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者恆信!這5件事只有相信的人才懂 | 為什麼説信者恆信?過來人經驗談 | 信者恆信的真相,你可能想錯了

2025-07-07

信者恆信這回事

「信者恆信」這句話真的很有意思,不管在什麼場合聽到,總會讓人會心一笑。就像我阿嬤常說的:「你信就會信,不信講再多也沒用啦!」這種現象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,從政治立場到宗教信仰,甚至連買彩券都適用。

最近跟朋友聊到這個話題,發現大家身邊都有類似的例子:

情境 信的人反應 不信的人反應
風水擺設 堅持要調整方位 覺得是心理作用
民間偏方 照單全收 要求科學證據
星座運勢 每天必看 當娛樂看看

我表姊就是個典型例子,她超級相信星座,連約會都要看當天運勢。有次金星逆行,她整整一個月不敢做重要決定,連換工作都延後。我們都笑她太誇張,但她就是覺得「寧可信其有」,這種堅持真的讓人佩服。

政治圈更是「信者恆信」的最佳示範場。記得去年選舉時,Line群組裡轉傳的各種消息,支持A陣營的人怎麼解釋都信,支持B陣營的怎麼看都覺得是造假。同一個影片,兩邊解讀可以完全相反,真的很有趣。

就連科技圈也逃不過這個定律。前陣子那個Linux漏洞新聞出來時,我工程師朋友分成兩派:一派馬上更新系統,另一派堅持是假消息。後來證實是真的,但後者還是覺得「一定是被誇大了」。這種「選擇性相信」的現象,是不是很熟悉?

信者恆信


1. 信者恆信到底是什麼?台灣人最常遇到的5種情境,這個說法其實就是形容某些人對特定事情特別執著,就算證據擺在眼前也堅持己見。在台灣日常生活中,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狀況,有時候真的讓人哭笑不得。今天就來聊聊台灣人最常碰到的五種情境,看看你是不是也遇過類似的情況。

第一種情境絕對是「政治立場」,每次選舉期間就會特別明顯。有些人就是鐵桿支持某個政黨或候選人,不管爆出什麼負面新聞,他們都能找到理由解釋。身邊總有幾個朋友是這樣,明明大家都看到新聞了,他們還是堅持「那都是對手抹黑」,這種時候真的只能笑笑帶過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再來就是「養生偏方」,長輩們特別容易陷入這種狀況。網路上流傳什麼神奇食療或保健方法,他們就會深信不疑。你拿科學研究給他們看也沒用,他們會說「隔壁阿嬤吃了有效」、「中醫幾千年智慧」之類的。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奇怪的排毒方法,或是把某種食物神化成萬靈丹。

情境類型 常見表現 經典台詞
政治立場 無條件支持特定政黨 「這都是媒體抹黑啦」
養生偏方 迷信未經證實的保健方法 「人家說這個很有效」
宗教信仰 過度解讀宗教預言 「這是上天的安排」
投資理財 盲目跟風投資標的 「這次不一樣」
感情問題 為另一半找藉口 「他其實人很好」

第三種是「宗教信仰」,這個在台灣也很普遍。有些人會把生活中所有事情都跟宗教信仰扯上關係,遇到好事就說是神明保佑,遇到壞事就說是考驗。最經典的就是某些預言,明明已經被證明是假的,信徒還是會堅持「時候未到」或是「你們不懂」。

投資理財方面也很容易出現信者恆信的狀況,特別是股市狂熱的時候。明明某檔股票已經漲到不合理的地步,還是有人會拼命買進,說什麼「這次不一樣」、「會漲到xxx元」。結果往往就是套牢在高點,但下次遇到類似情況,他們又會重蹈覆徹。

最後就是「感情問題」,這個應該很多人都遇過。朋友明明遇到渣男渣女,大家都看得出來,當事人卻還是執迷不悟。你怎麼勸都沒用,他們總能幫對方找各種理由,說什麼「他其實人很好」、「他會改的」。等到真的受傷了,才會恍然大悟,但下次談戀愛可能又會陷入同樣的循環。

2. 為什麼台灣人常説『信者恆信』?背後心理學大解析。這句話在台灣街頭巷尾經常聽到,從政治立場到宗教信仰,甚至連買樂透都能用上。其實這背後藏著很有趣的心理學現象,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容易「一旦相信就死心塌地」。


先講個最常見的例子:長輩LINE群組裡那些「吃這個治百病」的訊息。明明專業醫生都出來闢謠了,但阿公阿嬤還是照傳不誤。這可不是台灣人特別固執,而是全球人類都有的「確認偏誤」在作怪。我們的大腦會自動過濾掉跟自己信念衝突的資訊,就像裝了濾鏡一樣,只留下符合自己想法的部分。來看看下面這個表格,你就知道這種心理機制多常見:

情境 表現方式 心理機制
政治立場 只看同溫層新聞 選擇性接觸
宗教信仰 神蹟都是真的,巧合都是安排 歸因謬誤
健康偏方 只記得有效的案例 倖存者偏差

再來就是「認知失調」這個有趣的現象。當我們花大錢買了某個保健食品,就算效果普普,也會不自覺地幫它找理由:「可能我吃得不夠久」、「體質比較特殊」。因為承認自己判斷錯誤實在太痛苦了,大腦寧可修改記憶也要讓這個決定看起來合理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直銷下線明明沒賺到錢,卻還是堅信自己跟對團隊。

還有一個關鍵是「社會認同」,台灣人特別吃這套。當身邊親友都相信某件事,我們很容易就跟著信了,畢竟被團體排斥的感覺比什麼都難受。想想看辦公室團購時,明明沒很想要那個商品,但看到大家都跟單就忍不住+1,事後才在後悔,這種經驗很多人都有吧?

信者恆信

3. 當朋友説『信者恆信』時,其實他們在想什麼?這句話表面聽起來很佛系,但背後可能藏著更多沒說出口的OS。台灣人聊天常這樣,用輕鬆的語氣包裝複雜的情緒,今天就來拆解這句話的潛台詞,讓你下次聽到時能更懂朋友的真實想法。

當朋友脫口而出「信者恆信」時,通常代表他們已經懶得繼續爭論了。可能是覺得話題太敏感(比如政治或宗教),或是發現雙方價值觀差距太大,與其吵到臉紅脖子粗,不如用這句話優雅退場。這時候如果硬要追問,反而會讓氣氛更尷尬,懂得讀空氣的台灣人都知道該轉移話題了。

另一個常見狀況是朋友對某件事半信半疑,但又不想表現得太鐵齒。像是聽到養生偏方或都市傳說時,用「信者恆信」既能保持開放態度,又不用完全背書。這種曖昧的態度超台灣style的啦~既不得罪人又能守住自己的立場。

情境 潛台詞 建議反應
爭論不休時 「再講下去也沒用啦」 轉移話題或給台階下
聽到誇張傳言 「我保留懷疑但不想掃興」 笑笑帶過或輕鬆吐槽
被推銷產品時 「你說你的我聽聽就好」 不要當真或反問證據

有時候這句話也暗藏無奈,特別是長輩轉傳長輩圖或假新聞時。年輕人嘴上說「信者恆信」,心裡想的可能是「又來了…」。這種時候與其當面戳破,不如用貼圖敷衍過去,畢竟家庭和諧比真相更重要(笑)。台灣人的溝通哲學就是這樣,表面話和真心話常常是兩回事。

朋友用這句話也可能是在測試你的反應。比如分享某個投資機會後補上「信者恆信」,其實是想看你買不買單。這時候就要提高警覺了,通常正派的好康不會用這種曖昧的話術啦!台灣詐騙這麼多,聽到關鍵字就要自動啟動防禦模式餒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