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説文解字:這些字你唸對了嗎? | 哲哥教你認字超簡單 | 原來這個字是這樣來的!

2025-07-24

今天想跟大家聊聊「哲說文解字」這個有趣的主題,這其實是一種用現代視角重新詮釋傳統漢字的方式。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,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字,拆開來看其實藏著古人的智慧跟生活哲學呢?

說到這裡,不得不提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。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在YouTube上找各種知識型內容,像我就常看到有人用影片講解漢字的演變過程。這種「看影片學知識」的方式,跟我們小時候死背課本真的差很多啊!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幾種常見的學習方式比較:

學習方式 優點 缺點
傳統課本 系統性強 較枯燥
YouTube影片 生動直觀 資訊碎片化
哲說文解字 連結生活經驗 需要時間消化

最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,很多人開始用手機APP來學習漢字。像有些APP會把「愛」字拆解成「爪」(手)、「冖」(覆蓋)、「心」、「夊」(緩行),解釋成「用手呵護著心,慢慢行走」,這種解釋方式真的讓人印象深刻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下載這類APP時要注意來源,就像YouTube官方幫助中心常提醒的,要從正規管道下載才安全。

說到漢字的趣味,不得不提「休」這個字。按照「哲說文解字」的觀點,「人」靠著「木」不就是休息嗎?這種解釋方式讓記字變得輕鬆又有趣。我發現現在連外國朋友學中文,都很喜歡用這種方式來理解漢字,比死記硬背有效率多了。而且這種學習方式特別適合在通勤時用手機看,比起單純滑社群媒體有意義多了。

其實「哲說文解字」最棒的地方在於,它讓我們重新發現漢字不只是溝通的工具,更是文化的載體。每個字背後都可能藏著一個故事,或是一種生活智慧。像「明」字是「日」加「月」,古人認為日月交替就是光明,這種觀察自然的方式真的很浪漫。現在很多知識型YouTuber也開始做這類內容,把傳統文化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呈現,我覺得這是很棒的趨勢。

哲說文解字

哲説文解字:誰是這位用生活説故事的台灣哲學家?在台灣的知識圈裡,有這樣一位特別的人物,他不像傳統哲學家那樣正經八百地談論深奧理論,而是把哲學變成你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日常對話。這位老師最厲害的地方,就是能把買珍珠奶茶、等公車這些小事,都講出讓人恍然大悟的人生道理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你可能在臉書上看過他的貼文,或是聽過他在podcast裡用台灣人最熟悉的語氣聊天。他總是用「啊就」、「你知道嗎」這種口頭禪開頭,不知不覺就把人帶進思考的漩渦。最神奇的是,聽他講完你會發現:原來哲學不是高高在上的東西,它就藏在我們每天遇到的選擇裡。

特點 傳統哲學家 這位台灣哲學家
講話方式 嚴謹學術用語 像隔壁阿伯聊天
舉例來源 古希臘典籍 全聯購物經驗
聽眾反應 需要做筆記 邊聽邊點頭說「對欸」

他特別喜歡用台灣人共同的記憶來舉例,像是把「為什麼要排隊買限量商品」對照到社會學的從眾心理,或是用「手搖飲甜度選擇」來談自由意志的困境。這些例子讓原本覺得哲學很遙遠的上班族、學生,突然發現自己每天都在實踐哲學思考。

這位老師還有一個習慣,就是會把複雜的哲學概念拆解成台灣人熟悉的比喻。比如說海德格的「存在」理論,到他嘴裡就變成「就像你阿嬤總說『人要活得有存在感』」,瞬間就讓人get到重點。這種「接地氣」的詮釋方式,讓他的講座總是場場爆滿,連菜市場的阿姨都聽得津津有味。

哲説文解字什麼時候開始在網路爆紅?帶你回顧發展歷程

講到台灣近年最紅嘅知識型內容,「哲説文解字」絕對係榜上有名!呢個由台大哲學系畢業生阿哲創立嘅頻道,最初只係喺2018年用FB粉專分享冷知識,點知後來因為一支「為什麼台灣人愛講『不好意思』」嘅影片突然爆紅,短短三日就衝破50萬觀看,從此開啟咗佢嘅網紅之路。

其實阿哲嘅內容之所以咁受歡迎,主要係佢好識得用台灣人日常會遇到嘅生活場景做切入點。比如話解釋「台語為什麼有那麼多『氣口』」或者「台灣便利商店文化嘅哲學思考」,都係大家超有共鳴嘅主題。佢仲好擅長將深奧嘅哲學概念,用超白話嘅方式講到連阿嬤都聽得明,難怪會吸引到咁多死忠粉絲。

以下整理咗「哲説文解字」幾個重要嘅發展里程碑:

時間 重要事件 平台 備註
2018年3月 FB粉專成立 Facebook 最初分享哲學冷知識
2019年6月 「不好意思」影片爆紅 YouTube 首支破百萬觀看影片
2020年1月 出版第一本書《哲學超日常》 實體出版 博客來排行榜冠軍
2021年4月 開設Podcast頻道 各大平台 首月下載量破10萬
2022年9月 與全家合作推出聯名商品 便利商店 限量商品三日售罄
2023年11月 舉辦首場大型講座「哲學夜市」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2000張票秒殺

到咗2024年,阿哲嘅團隊已經擴大到十幾人,內容形式亦都愈來愈多元化。除咗原本嘅文字同影片,佢哋仲開始嘗試做互動式網頁同LINE貼圖,甚至同教育部合作推出「青少年哲學思考」教材。最令人驚喜嘅係,佢哋仲開設咗實體課程,每期報名都秒殺,證明台灣人真係愈來愈buy呢種將知識生活化嘅內容。

而家「哲説文解字」已經成為台灣知識型內容嘅標竿,好多YouTuber同KOL都會參考佢哋嘅創作模式。不過阿哲本人就話,佢最開心嘅唔係流量同收益,而係見到愈來愈多台灣人開始對哲學產生興趣,甚至會用批判性思考去睇待日常遇到嘅問題。呢種影響力,可能先係「哲説文解字」最珍貴嘅成就。

哲說文解字

最近好多人在問「哲説文解字到底在講什麼?用最白話的方式告訴你」,其實它就是一本把古代漢字拆開來解釋的書啦!就像我們現在玩文字遊戲那樣,把每個字的由來、演變過程,還有背後的故事都講得清清楚楚。作者許慎根本就是東漢時期的「漢字達人」,花20年整理出9,353個字,連現在我們用的「愛」、「家」這些字都能找到源頭喔!

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是用「六書」理論來分類漢字,簡單來說就是六種造字方法。我整理成表格讓大家更好懂:

六書類型 白話解釋 舉例
象形 畫圖畫出來的文字 日、月、山、水
指事 用符號表示抽象概念 上、下、本、末
會意 兩個字組合成新意思 休(人靠樹休息)、明(日月明亮)
形聲 一半表意思一半表發音 江(水旁+工聲)、媽(女旁+馬聲)
轉注 同源字互相解釋 老和考本來是同一個字
假借 借同音字來用 令(本義是命令,借來表示美好)

讀這本書會發現超多有趣的事,像「家」字為什麼是屋頂下有豬?因為古代人覺得有牲畜才是完整的家。「男」字是田加力氣,完全反映古代社會價值觀。雖然有些解釋現在看來不一定完全正確,但能讓我們知道古人怎麼看待世界,真的超有意思的!

現在很多網路流行語其實也暗合「六書」原理,像「囧」字本來是窗戶,因為長得像哭喪臉被拿來用,根本是現代版的假借用法。所以說這本書不是老古董,而是幫我們理解漢字DNA的寶典,看完會覺得每個字都活起來了!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