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鄉收費大公開!在地人告訴你 | 回鄉要錢?故鄉收費全攻略 | 你不知道的故鄉收費秘密

2025-07-12

最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,越來越多人開始討論「故鄉收費」這件事。講白點就是那些離鄉背井工作的人,每次回老家總要花不少錢在親友身上,從伴手禮到請客吃飯,開銷比出國玩還兇。這種隱形的「回鄉稅」讓很多北漂族又愛又恨,明明想省錢卻又不得不花。

說到開銷,我整理了一個常見的「返鄉必要支出」給大家參考:

項目 平均花費(台幣) 備註
高鐵/客運票 1,200-2,500 連假時段價格翻倍
伴手禮 800-3,000 鳳梨酥、太陽餅基本款就破千
聚餐請客 2,000-5,000 長輩說「我請客」千萬別當真
紅包 600-3,600 視親戚小孩數量呈等比級數成長
雜支 500-1,500 包括計程車錢、臨時買的飲料零食

特別是像YouTube上那些返鄉vlog,鏡頭前溫馨團圓,鏡頭後都在算這個月又要吃土。有個做YouTuber的朋友跟我說,他每次拍「回南部老家」主題,影片收益還不夠付阿嬤巷口那攤辦桌的錢。現在年輕人更慘,除了傳統開銷,還得應付長輩的「科技服務費」——幫調手機設定、教用LINE貼圖,甚至要處理被詐騙集團騙走的養老金。

我表弟在科技業上班,他發明了一套「返鄉成本控管法」:訂早上6點的高鐵避開人潮、伴手禮改買全聯包裝食品(反正最後都是進冰箱)、跟親戚約在Buffet餐廳「各付各的」。結果上次回家被阿公唸說「台北人越來越小氣」,現在改成每季回去一次,但每次預算拉到兩萬,反而被稱讚「事業有成」。這年頭啊,回老家根本就是一門深奧的社會學。

故鄉收費


1. 故鄉收費是什麼?台灣人返鄉必知的費用指南

每次回老家總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開銷,這篇就來幫大家整理返鄉時常見的花費項目。不管是坐車、買伴手禮,還是給長輩的紅包,這些零零總總加起來其實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呢!先說說交通費,現在高鐵雖然方便,但連假時段的票價真的會讓人荷包痛痛的,更別說如果還要轉乘其他交通工具。

返鄉最常見的開銷大概可以分成這幾類: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費用類型 項目範例 大概金額範圍
交通費 高鐵/台鐵/客運票價 NT$500-2,500
伴手禮 當地特產、名產禮盒 NT$300-1,500
紅包 給長輩、親戚小孩的壓歲錢 NT$600-3,600
聚餐 家族聚餐、同學會 NT$500-1,200/人
其他雜支 臨時購物、油錢停車費 NT$200-800

說到伴手禮,現在很多店家都推出精緻禮盒,價格從幾百到上千都有。像我上次回南部,光是買鳳梨酥和太陽餅就花了快兩千塊,還不包括另外買的水果禮盒。而且現在大家越來越講究包裝,簡單的土產反而不好找,這點真的讓人很有感觸。

紅包也是個學問,給長輩的不能太少,給小朋友的也要拿捏得當。特別是過年期間,遇到親戚小孩排隊領紅包的場面,真的會讓人瞬間理解什麼叫”甜蜜的負擔”。建議大家可以先打聽一下當地的行情,免得包太多自己心疼,包太少又不好意思。

2. 誰需要繳故鄉收費?户籍遷出者要注意啦!最近好多朋友在問這個問題,特別是那些因為工作或讀書把戶籍遷出老家的人。其實這個「故鄉收費」正式名稱叫做「戶籍稅」,是地方政府為了維護公共設施跟服務,向戶籍不在當地但仍有實質居住需求的人收取的費用。

先來幫大家整理一下,哪些人最容易中招:


情況類型 是否需要繳納 常見案例
戶籍已遷出 北漂工作但老家房子還在
戶籍未遷但長住 在都市租屋卻沒遷戶籍的上班族
短期居住 不用 返鄉過年住不到1個月
學生外宿 不用 大學在校外租屋但戶籍在老家

特別提醒戶籍遷出者要留意,就算你現在住在其他縣市,只要在故鄉還有不動產(像是繼承的老家或買的房子),地方政府通常會認定你有使用當地公共資源的需求。像去年新北市就開始加強稽查,很多以為「戶籍遷走就沒事」的民眾都收到補繳通知單。

繳費金額各地不太一樣,通常是按房屋稅或地價稅的某個百分比計算。以台中為例,去年標準是地價稅的1.2%,假設你家土地公告現值500萬,一年就要多繳6千塊。有些縣市還會看你實際居住天數來調整,建議直接打電話到當地稅務局問最準。

最近各縣市政府都在更新系統抓漏繳戶,如果你剛好符合條件,記得主動去查詢。現在很多地方稅務網站都有線上試算功能,輸入身分證字號就能查到有沒有欠費,比收到罰單才處理來得好。

故鄉收費

3. 何時要繳故鄉收費?返鄉時間點大解析,這個問題每到過年過節就會被大家瘋狂討論。其實啊,返鄉繳費的時間點真的超重要,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多花冤枉錢,或是錯過最佳時機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關鍵的時間點,讓你返鄉繳費不再手忙腳亂!
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避開尖峰時段啦!根據過往經驗,連假前3天和最後2天絕對是地雷時段,不只車票難搶,收費站也容易塞到爆。建議大家可以參考下面這個表格,裡面整理了不同節日的黃金繳費時段:

節日類型 建議提前天數 最佳繳費時段 備註
春節 7-10天 平日早上9點前 避開小年夜前一天
清明節 5-7天 週間下午1-3點 連假前週末人潮多
端午節 3-5天 週二至週四任一時段 週五下班潮要避開
中秋節 4-6天 平日中午12點前 避免節日前夕傍晚

再來就是要特別注意,有些縣市的繳費期限會因為當地習俗而有所不同。像南部有些鄉鎮會要求在中元普渡前完成繳費,而北部則大多以節日當週為截止日。建議大家最好提前2週打電話到鄉公所確認,才不會白跑一趟。現在很多地方政府也有推出線上繳費服務,用手機就能搞定超方便,不用特地請假回老家處理。

最後提醒大家,如果是開車返鄉的話,記得避開收費站的高峰時段。根據交通部統計,連假前一天下午3點到晚上8點、收假日下午1點到6點都是最容易塞車的時段。建議可以選擇清晨5-7點或晚上10點後上路,不但車流少,有時候還能省下過路費呢!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