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人最愛吃的5種雞肉品種 | 土雞、肉雞差在哪?一次看懂 | 市場買雞必看!常見品種解析

2025-08-26

雞有幾種?原來我們常吃的雞肉品種這麼多!

每次去市場買雞肉,攤位上總擺著各式各樣的雞種,讓人看得眼花撩亂。雞有幾種這個問題,其實比我們想像中還要複雜呢!光是台灣常見的食用雞就超過10種,每種雞肉的肉質、風味和適合的料理方式都大不相同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我們餐桌上常見的雞肉品種,下次買菜時就不會傻傻分不清楚啦!

首先來看看最常見的白肉雞,這種雞生長快速、價格親民,是速食店炸雞和便當店雞排的主要來源。不過你知道嗎?白肉雞其實是經過特殊育種的品種,牠們的胸肉特別發達,但相對來說肉質比較鬆軟,適合快炒或油炸。再來是台灣人最愛的土雞,像是紅羽土雞、黑羽土雞,這些雞種生長速度慢,肉質緊實有嚼勁,特別適合燉湯或做成白斬雞。

雞種類型 常見品種 特徵 適合料理
白肉雞 科寶、愛拔益加 生長快、肉質軟 炸雞、烤雞
土雞 紅羽土雞、黑羽土雞 肉質結實、風味濃 燉湯、白斬雞
烏骨雞 絲羽烏骨雞 皮黑肉黑、營養價值高 藥膳、坐月子湯品
放山雞 古早雞、鬥雞 運動量大、肉質Q彈 三杯雞、鹽水雞

說到特別的品種,烏骨雞絕對是其中之最。這種全身烏黑的雞不僅外觀特別,肉質也非常細嫩,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,是坐月子或燉補的首選。而近年來越來越受歡迎的放山雞,因為在自然環境下放養,運動量充足,肉質特別緊實有彈性,最適合做成三杯雞或鹽水雞,吃起來特別有嚼勁又不會太柴。

除了這些常見品種,台灣其實還有許多地方特色的雞種,像是桃園的古早雞、台南的鬥雞,這些雞種雖然產量不多,但都保留了獨特的風味和口感。下次去傳統市場時,不妨多跟攤販聊聊,說不定能發現更多隱藏版的美味雞種喔!現在很多養雞場也開始復育這些傳統品種,讓我們的餐桌有更多選擇。


雞有幾種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台灣人最常吃的雞種有哪些?原來這些都是土雞!說到台灣人愛吃的雞肉,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我們平常吃的很多都是道地的台灣土雞品種。這些土雞不僅肉質鮮美,更因為適應台灣氣候而成為餐桌上的常客,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我們熟悉卻可能叫不出名字的土雞朋友們。

首先一定要提到紅羽土雞,這種雞羽毛呈現紅棕色,是台灣最常見的土雞品種之一。牠們的肉質結實有嚼勁,特別適合做成白斬雞或麻油雞,很多傳統市場賣的現宰雞都是這個品種。另外黑羽土雞也很受歡迎,全身烏黑發亮的羽毛相當好認,肉質比紅羽更為細嫩,常常被拿來燉補湯或做成藥膳料理。

除了這些常見品種,其實台灣各地都有特色土雞,像是:

品種名稱 特色 常見料理方式
古早雞 體型較小,肉質緊實 鹽水雞、桶仔雞
鬥雞 肌肉發達,口感Q彈 三杯雞、快炒
烏骨雞 皮黑肉黑,營養價值高 燉湯、藥膳
文昌雞 體型勻稱,脂肪適中 白斬雞、醉雞

這些土雞之所以受歡迎,除了因為肉質好,更重要的是牠們都是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長大的。跟進口的白肉雞比起來,土雞的飼養時間比較長,運動量也足夠,所以吃起來特別有雞味。下次去市場買雞肉時,不妨多注意一下攤販掛的牌子,說不定你平常愛吃的就是某種台灣土雞呢!

最近去傳統市場買雞肉,總是被五花八門的價格搞到眼花撩亂,為什麼市場賣的雞肉價格差這麼多?品種是關鍵!其實就像我們買水果會分等級一樣,雞肉也因為品種、飼養方式和部位不同,價差可以從一斤幾十塊到好幾百塊都有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,這些雞肉到底差在哪裡,下次去市場就不會被當盤子啦!


首先最常見的就是白肉雞和土雞的差別,白肉雞就是那種速成養殖的,大概35天就能上市,肉質比較軟但沒什麼嚼勁,通常拿來做鹽酥雞或炸雞排;土雞就要養到3-4個月,運動量夠所以肉質結實,適合燉湯或白斬雞。再來還有更高檔的放山雞和烏骨雞,這些都是走精緻路線的,價格自然更貴。

品種 飼養天數 價格範圍(台幣/斤) 適合料理方式
白肉雞 35天 50-80 油炸、快炒
紅羽土雞 90-120天 120-180 燉湯、白斬
放山雞 150天↑ 200-300 三杯、燒酒
烏骨雞 180天↑ 300-450 藥膳、進補

除了品種之外,部位也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。像雞腿肉因為運動量大、口感好,價格就比雞胸肉貴不少;雞翅雖然肉少但因為適合烤炸,單價也不低。內臟類就更不用說了,像是雞佛(睪丸)這種限量部位,價格可以飆到一斤上千塊,根本是雞肉界的LV啊!所以下次買雞肉時,記得先想好要煮什麼料理,再來挑選適合的品種和部位,才不會花冤枉錢。

雞有幾種

如何分辨土雞和肉雞?從外觀到口感一次看懂

每次去市場買雞肉,老闆都說自己的是「正港土雞」,但價格差那麼多,到底要怎麼分辨才不會被騙?其實從外觀到口感都有明顯差異,今天就來教大家幾個實用的小技巧,讓你變身挑雞達人!

首先看雞腳最明顯,土雞因為活動量大,腳脛會比較粗壯、顏色偏深,腳底還有厚厚的繭;肉雞則是白白嫩嫩的,腳脛細長像竹竿。再來摸雞皮厚度,土雞皮薄又緊實,皮下脂肪少;肉雞皮比較厚,捏起來軟軟的,煮湯時會浮一層油。雞冠也是重點,土雞冠又大又紅還挺立,肉雞冠通常小小皺皺的。

特徵 土雞 肉雞
體型 較小、結實 較大、圓潤
羽毛 顏色雜、光澤好 顏色單一、較無光澤
腿部肌肉 發達、線條明顯 鬆軟、無明顯線條

煮出來的差別更大!土雞肉咬起來有嚼勁,連雞胸都不會柴,湯頭清澈鮮甜;肉雞肉質軟爛,煮久容易散開,湯會混濁帶腥味。老一輩都說土雞的骨頭比較硬,用菜刀剁的時候要特別用力,這也是很好的判斷方式。下次買雞不妨把雞腳翻起來看,或是請老闆現場剁給你看,保證馬上現出原形!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